天猫网摩托车架子的电摩和摩托车架号怎么看生产日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摩托车架子的电摩,以及摩托车架号怎么看生产日期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五羊本田推出一款高性能电摩,150公里续航,还带能量回收!

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在两轮电动车性能层级中,电摩和电动摩托车,看起来是一样东西。其实还是不同。电摩可以看成是大号的“电动自行车”,配轮毂电机,性能一般!电动摩托车则是真正的摩托车,配中置或侧挂电机,性能强劲,两者结构和强度都不同。前者满足日常家用代步,后者满足酷玩。五羊本田最近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电摩U-GO GT则介于二者之间。一起来看!

本田U-GO GT作为高性能的踏板电摩,它的外观跟上一代常规版本基本保持一致,配置了N型的虎牙矩阵大灯,车身线条凹凸感更明显。不过色彩的搭配上(石墨灰/凝光黄、曜夜黑/熔岩红)更显运动化,浓烈的赛道风格,第一眼就能被感知到。

性能方面的提升是最大的,本田U-GO GT相对于普通车型,它内置全新开发大功率电机+双核控制器,突破传统电机结构,使得它拥有更高性能提升空间。运动模式下,峰值功率可达5000W,极速86km/h,同时拥有优越的加速度,超车嗖嗖的。即便是30度大坡可以轻松上下。

续航方面,它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高效双电管理系统,内置一组大容量锂电池,自带EBS能量回收系统,下坡或者平路骑行时,可以回收10%的电量。通过BMS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的状态,避免过热和短路的情况发生,综合续航150公里!

一辆高性能电动车离不开坚实的车架作为支撑。本田U-GO GT 车架采用了加强设计和高减震技术加持,按照赛车赛道工况多次调校,确保在各种驾驶姿态下的承重力度。该车轮胎也升级成为了半热熔胎,专为赛道出行而生,前后双活塞卡钳碟刹,制动力更加充足!

除了性能之外,本田U-GO GT另外一大亮点就是拥有一块超大的智能屏幕,自主研发了Wi-Box功能,应用汽车级CAN通讯协议,无感解锁、边撑感应功能,让用车更加高效。此外,还可以绑定手机APP,车机动态随时掌握,拥有智能体检报告,OTA空中升级功能。

总结:

本田U-GO GT作为一款高性能电摩,拥有家用踏板车的外观,同时也有不逊于赛道电摩的性能,可谓是一车两得。叠加本田的卓越的口碑,还有一大批”死忠粉“,即便是售价19900块,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接受的。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你的留言!

国产汽车,有一面镜子叫“国产摩托”

 

 

记者:张京品、周蕊、郭方达

 

 

一项数据振奋人心:

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夺得世界第一。有外媒预计,中国今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从进口大国到出口大国,我国汽车工业正朝着“汽车强国”的目标坚实迈进。 

 

在赞叹国产汽车加速出海的同时,那个曾经让我们先骄傲、后伤心的“国产摩托”,很难回避。其折戟沉沙败走东南亚的出海历程,放在今天国产汽车出海的背景下观察,更多了几番滋味在心头。 

 

这不是在“泼冷水”,只因当年的教训太深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旧事重提,可以让我们的赞美更多一层理性,让前进的脚步不再重蹈覆辙。 

追跑、跟跑、领跑“三部曲”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全球汽车市场日、德、美三足鼎立。我国汽车市场被进口车、合资车占据,自主国产品牌长期在中低端市场徘徊。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我国乘用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种变化,在出口数据方面一览无余: 

 

2002年,出口仅2万多辆。 

 

2012年,出口首次超百万辆。 

 

2021年,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超越韩国,位居日本和德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2022年,出口增长54.4%,达311.1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2023年一季度,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超过日本的95.4万辆,成为世界第一。 

 

在上海南港码头,一辆辆崭新汽车正在排队等候装船出海;原本作为杂货码头的张华浜码头,也开始承接新能源客车出口业务;上汽旗下运载量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安吉凤凰号,近期搭载首批千辆新车,前往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 

 

如果说从2002年开始的十年、汽车出口增长百万,归于中国传统汽车产业稳扎稳打,那么从2012开始的十年、出口再增百万,则归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引领中国整个汽车产业迅速爆发。 

5月16日,一艘滚装船在江苏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装运出口汽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摄)

今天,在中东、中亚、东南亚,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 

 

在欧洲市场,越来越多人也开始选择中国品牌,中国新能源车的性能、性价比、美观度,让当地人心动。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盟正迅速成为中国制造的净消费者。 

 

这种发展势头,的确令人振奋。 

“摩托论斤卖,价格还没排骨高”

这种似曾相识的良好势头,在国产摩托车身上,也曾上演。 

 

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国家的摩托车市场,基本是日本摩企的天下,日本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98%。 

 

1997年,中国嘉陵集团以每辆零售价约800美元的价格率先打开越南市场。这个价格,不到当时日本摩托车在当地平均售价的一半。 

 

嘉陵的做法也被其他国产摩托车企所跟随,中国摩企一时掀起“走越南”的热潮,国产摩托车出口飙升。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份额涨到80%,将日本摩企挤出了越南市场,一时独领风骚。东南亚摩托车市场,成了中国摩企的天下。 

1996年越南街头的摩托车队。新华社记者戚文娟摄(资料图片)

在享受超低价格带来市场份额的同时,中国摩托车企业也津津乐道于“价格屠夫”的称号。价格战从国内打到国外,互相厮杀,压价“内卷”。那句至今被业界记忆犹新的话,更是直戳人心:“国产摩托车如果论斤卖,还不如排骨的价格高!”

超低价格带来的市场红利好景不长。到2002年,中国摩托车出口大幅缩水,短短几年,以价格战抢占的市场得而复失。

新华社记者当年总结出了三大原因:

1.在东南亚市场供大于求时,国内摩托车企业一味打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每辆摩托车出口价格从最初的600至800美元,1999年后急跌至492美元,2001年最低价跌到200美元。 

2.持续以价格战占领市场,压缩了自身的利润空间。以越南市场为例,2002年左右,卖一辆摩托车的最高利润只有30元人民币,而此前两三年的平均利润是200至300美元。

3.利润空间缩小导致极大成本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研发投入,进而影响售后服务,最终牺牲了产品质量和前途。中国摩托车常修常坏,在东南亚消费者中的口碑越来越差,最终丢了市场,失了人心。 

就在中国摩托车败走东南亚的同时,日本摩托车却通过新产品研发,不断推出物美价廉的新车型,一个“回马枪”,再次赢回了市场。

吃摩托的堑,长汽车的智

“国产摩托”出海梦断东南亚,令人唏嘘、发人深思。对今天大举出海的国产汽车来说,这无疑是一面“镜子”。

在产品和技术处于劣势时,国内摩企以低价争夺市场,从商业竞争策略上看,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直热衷于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且沾沾自喜于“价格屠夫”的“内卷”“内斗”,忘记甚至不愿补上当初落下的一课,不从产品质量、新品开发、售后服务上下“笨功夫”,即使短时间内赢得一城两地,但最终逃不过败走麦城的命运。

国产汽车出口成绩来之不易,让人欣喜,但“国产摩托”的警钟,需要时时敲响: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车,始终要加强技术研发,保持技术优势,用质量打动消费者,用服务赢得消费者,这是占领市场的根本。

可喜的是,我国已打造出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并在锂电池研发、智能化、网联化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一批世界头部企业也崭露头角。 

 

汽车市场不是一锤子买卖。销售,只是汽车市场最初的一环,后面的维护保养等增值服务,才是真正的大头,也是真正的考验。夯实售后服务,重视品牌口碑,久久为功,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 

愿国产汽车从国产摩托败走东南亚的这面镜子中,照出教训、照出经验,在越洋出海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版权声明:

“千笔楼”栏目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社合法拥有版权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单位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社“千笔楼”。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单位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