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移动光驱就是在机箱外面放置的光驱,具有便携、移动的特点。具有多种数据接口,主要还是USB接口,可以读取CD、DVD以及刻录CD。对于光驱你了解多少呢?DVD光驱不读盘怎么解决?它还能刻录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DVD光驱不读盘怎么办?
如果说十几年前比较热门的存储方式是什么,那么我感觉光盘应该能排第一,毕竟当时光驱算是笔记本、台式机的标配,很多影视剧、游戏、软件等等都是以光盘方式发售,加上当时的机械硬盘容量不大、价格偏高,宽带下载又很慢,这也极大的推动了光盘和刻录机的普及。作为伪资深电脑玩家,自然也是拥有CD光盘刻录机、DVD光盘刻录机以及几百张CD、DVD刻录光盘的用户,只不过当年的刻录机都已经不能安装到现在的主机中,这也是我考虑选购外置USB光盘刻录机的直接原因。
选择的理由嘛,一是我购买过的品牌,二是附赠了三张空白光盘,一张25G的BD-R空盘和两张4.7G的DVD+R可擦写光盘。
三是自带接口从常见的USB2.0接口升级到了USB3.2 GEN1(5Gbps)接口,读写性能有明显提升,而且这个一体式线材同时提供了USB-A和USB-C接口,兼容了当下主流设备接口。隐藏式收纳槽的设计对于这种一体式线材来说很实用也很有必要,当然我还是希望它能够采用线材分离式设计,这样可以换成更长的线材。四就是价格在同类型产品中并不贵,价格可以接受。至于M-DISC千年存储技术,已经是当下蓝光刻录机的标配,有用、实用但非选购理由。
在噪音方面,也就是在威宝外置蓝光刻录机读盘过程中的噪音最大。测试前的环境噪音是38.2dB上下。
接下来我们谈威宝外置蓝光刻录机的刻录体验。Win10或是Win11系统都集成了光盘刻录功能,无需安装第三方刻录软件,当然功能相对来说不算丰富。
我用的最多也就是一直在用的第三方刻录软件就是Nero,功能比较全面,刻录也比较简单,有防烧坏功能,正常刻录过程中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问题。
一般来说,这些刻录的蓝光光盘可以搭配PS5、蓝光播放器的设备进行播放,很少存在锁区的问题。
威宝240W USB4 Type-C数据线线材长度为1.2米,传输规格为20Gbps,最高支持PD 3.1快充、240W功率输出(48V/5A),同时兼容雷电3协议。
威宝240W USB4 Type-C数据线有内置E-marker晶片,除了支持PD 3.1充电协议,也支持PD 3.0、QC 4.0和QC 3.0等其他充电协议,可以满足为不同设备充电的需求。
总的来说,威宝外置蓝光刻录机读盘、刻盘比较稳定,噪音不大,能够满足了我日常读已有的各种盘和刻录光盘的基本需求,让我重拾刻录的乐趣,也找到了以前的快乐,最重要的是第一次体验了刻录蓝光光盘。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竖置用的底座,这个附件可以说是产品的点睛之笔,不规则的棱角外形十分契合机器主体的设计风格,与机器底部的凹槽插紧后就能十分稳当地把主题树立起来放置了,其实用过半高外置光驱的人都知道,横向放置需要占用很大的桌面面积,特别是连接笔记本时受到接口方向的限制,很可能会对使用鼠标或连接其他设备产生影响,而竖置则能很好地节约桌面空间,并能相对减少机器震动带来的桌面共振现象。底座还在一侧的挡板上还清晰标注了该型号主要支持的各种规格及速度,很好地补充了设计中需要表现的信息。
我用的笔记本是WIN10操作系统,奥睿科XD007光驱在上面可以即插即用,不用安装驱动。系统识别光驱的速度很快,在USB设备中显示的名称是JSM579。
一.什么是BIOS,请看百度百科
二.为什么要刷BIOS
ORICO天猫网外置刻录机的外壳采用了业内普遍的塑胶材料,但正面一改以往方方正正大平板的工艺,加入了不规则的凸面元素,面板采用了拉丝工艺,突出位置采用了光面工艺,整体视觉效果更好,但整体厚度上会比传输刻录机厚一点。
后来发现已经有办法直接在Win10激活系统了…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方法请自行查询
80后的音乐记忆,和各式各样的的磁带挂钩,那个年代的黑胶大碟是土豪才能玩得起的高端奢侈品;9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音乐记忆,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与之相配备的VCD、DVD进入我们的视野,那个光碟店铺满大街、盗版肆虐的年代,造就了多少街边小贩发家致富;而在90年代末期,数字音乐渐渐替代了光碟,MP3、MP4成为了音乐旋律的主流;到了2000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崛起,听歌、看视频与拍摄几乎完全被智能手机全囊括了,哪怕是车载音乐大多也采用USB存储媒介或蓝牙,光碟则由于存储需求和容量逐渐湮灭在视野中。
USB-A+Type-C二合一数据线主要作为读写数据的线体,虽然只是USB-A线,但其却能够带来3.0的速率,结合Type-C能够适配传统电脑USB口和TypeC口的笔记本,兼容Win XP、Win 7、Win 8、Win 10、Mac OS、Linux等主流系统。
ORICO外置光驱采用的是笔记本的半自动弹出式,按动光驱上的的开关键既微弹出托盘,需手动将之完全展开,托盘关闭则需要手动将之推入。托盘完全展开后可以找到蓝色的激光头,其激光波长为CD: 783 nm (typical)、激光功率为Read CD:1.2mW、DVD:1.6mW、Write CD:110mW。ORICO外置光驱支持兼容常规尺寸和迷你尺寸的光碟,常见的CD和DVD碟都是没问题的。刻录方面,支持CD-R、 CD-RW、DVD-R、DVD-RW类型;兼容ForCD-R、RW DVD-R、DVD-RW disc、Disc At Once (DAO) 、Session At Once (SAO)、Track At Once (TAO)、Variable Packet Write、Fixed Packet Write多种模式;速度则为CD-R: 24X、CD-RW: 16X、DVD-R,8X、DVD-RW6X;并带有Support纠错功能和缓存欠载保护技术防烧死;但要注意ORICO外置光驱不支持蓝光刻录。
ORICO外置光驱将左侧绝大部分区域用于光盘读写,右侧一小块区域除了连接电源及数据口,还巧妙地利用空间,植入SD、TF卡槽和两个可作为HUB扩展的USB 3.0口。赋予了光驱更丰富的数据管理功能,使得原本鸡肋的光驱除了刻录,还可以作为扩展坞满足于日常USB口不足的功能扩展,通过电脑可以轻松读取SD、TF卡和USB 3.0口接入的移动硬盘等存储媒介。
在不增加电脑性能负担下,ORICO外置光驱可以对所有接入的存储媒介进行管理,例如将光盘、SD、TF卡中内容拷贝到移动硬盘内,或将SD、TF卡和移动硬盘刻录到光盘中,将光盘、移动硬盘拷贝到SD、TF卡等,要注意的是SD、TF卡两者只支持插入其一,不可同时插入读写,需要额外供电的3.5寸硬盘也有可能出现无法读取的现象(个人觉得是电压带不起)。
最后测试的是将光碟中的数据拷贝到移动硬盘,比SD卡表现要快一些,毕竟SD卡的写入速率与移动硬盘是有区别的,USB 3.0所表现出的高速令数据间的管理更高效,同时它还支持HUB拓展,令功能口偏少的超薄笔记本具备了更多的USB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