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肩扛式摄像机教程(肩扛式摄像机和手持式摄像机区别)

功夫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盛行不衰的一个类型,随着拍摄技术的进步和观众欣赏品味的变化,中国的功夫片已经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那种以展示各门派真功夫为主的形式演变为以故事和人物为主的形式。

早期的功夫电影,都是需要以真正的武行出身或者武术运动员的根底来选择演员,当时的拍摄甚至没有什么特技和特效,影片的成败大多取决于演员本身的武术能力和表演力。现在则大不同了,多样化的拍摄技术和辅助设备的丰富,完全可以让一个毫无武术基础的演员摇身一变为“武林高手”,观众也不会觉得假,其实,考验的是导演的“功力”。

1997年,曹郁的毕业作品《待避》获第54届戛纳电影节青年电影基金奖 。2001年,担任剧情电影《像鸡毛一样飞》的摄影师,自此开始演艺事业 ,同年拍摄的广告获得纽约广告节摄影奖提名 。2004年,曹郁凭借电影《可可西里》获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 。2009年,凭借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2010年11月5日,担任摄像的时尚爱情电影《爱出色》上映 。2015年,担任奇幻冒险片《鬼吹灯之九层妖塔》的摄影师 。2017年,凭借爱情喜剧电影《摆渡人》获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 。

这一组画面,充分利用了电影宽画幅比例,并缓慢地运动镜头,发挥画幅左右的空间优势,画面的信息量非常大,人物众多的场景里,摄影机的运动可稍平缓柔和,尽量让观众舒适地接受各种陪体的辅助作用,可利用人物的走位和场景的变化,交叉中近景画面,动静平衡,叙事语言较为平和。此时的关键点是,务必让画面的信息饱和,时长足够观众感觉到看得仔细,而运动镜头的速度也要符合现场的气氛。建议,此类大场景拍摄后的剪辑中,尽量使用大屏幕或者投影来监看,模拟在大银幕上的观众感受,这很关键的。因为上院线播放的影片和在电视机上观看的感觉不同,拍摄和剪辑中,都要以最后的终端平台为标准,才是合格的作品。

也是在这个角度上,《猎狐》的手持摄影遭到许多观众吐槽,弹幕上有大量批评“镜头太晃”的评论。手持摄影虽然符合《猎狐》气质,也让剧集获得不一样的审美特性,但当前播出的剧集,几乎是手持摄影从头运用到尾,镜头也从头晃到尾,不仅画面缺乏美观和变化,有时也影响了故事的节奏。像第5集,两个男主角在动物园内那个天旋地转的360°环绕摄影,晃得人头晕,也并无必要。

说白了机内拼接的效果要远比机外拼接的效果差很多,说是4K直播,最多只有3K的效果,有的只有1080P直播的效果。

而《南京!南京!》通过彩色的试片,发现彩色片的精神提纯感没有黑白效果好。黑白有种精神的力量感和通俗感,即使不是摄影师也能马上感觉到这种力量。其实拍摄黑白非常艰难,因为有做特效的部分。最终我们是用彩色胶片拍的,在数字调色过程中变成了黑白,最后又印回到了彩色胶片上。因为省钱,所以我们用了最不正规的办法做了这个电影。

AXP35内置的投影模块可进行最大尺寸为100英寸、亮度为50流明的投影播放,可以让大家随时随地地与家人、朋友分享用DV拍摄的视频,并且还可以投影其他移动或者娱乐设备的视频。

高叶再次客串小三

图12:机内拼接核心对比机外拼接核心

JVC GY-HM600EC的MENU菜单

有时候,摄影团队可能只有四、五人,有的时候可能是七、八十人,也有可能是成百人,是非常具有弹性的,我们拍《八佰》的时候,摄影团队大概有170多人。

摄影团队一般包括摄影组,摄影组主要是拿着摄影机拍摄。摄影组有一个很重要的职位是摄影掌机,摄影指导并不一定都是亲自掌机,因为拍摄时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要处理,以及拍摄的时候如果用到多机位,所以必须找到摄影掌机来帮他一起操作。第二组是灯光组。第三组是机械工程组,主要负责轨道车、升降机或者更复杂的移动设备,摄影机的运动都是依靠机械组。第四组是DIT组,也叫数字工程组,主要负责素材收集、整理、编码处理,转交给不同的部门,如制片公司、调色、特效公司等。

“摄影师工作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导演提出一个视觉概念,这个概念决定了这部电影能不能成功,或者摄影师能不能成功的基石。”

作为一名摄影师,最重要工作是用他自己的个性、文化修养、习惯,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作出一种影像,以此来达到导演的要求。所以摄影师工作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导演提出一个视觉概念,这个概念决定了这部电影能不能成功,或者摄影师能不能成功的基石。

《八佰》是中国第一部完全用数字IMAX摄影机拍摄的,全球只有60多台,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分到两台使用拍摄。当我们知道可以使用这部摄影机拍摄的时候,我们就在讨论《八佰》需要要什么质感。我希望《八佰》是现代派画卷的效果,而不是模拟胶片的颗粒感。这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摄影师的喜好问题。艺术没有对错,所以不同摄影师,就会有不同气质的画面。

然后,顺便说下《妖猫传》。

如何开展第一步工作

在拍摄现场,摄影指导30%精力不是用来摄影,而是用来沟通。电影的第一副导演很重要,他直接控制电影的拍摄进程,我们就需要跟第一副导演沟通拍摄情况、演员化妆、时间安排等。第二个工作和制片交流,比如要使用什么场地、或者调整大家的工作时间。还要和美术沟通,尤其现场美术,商量确定道具的摆放。然后还要和CG部门沟通,光如何打,大家如何协调,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而像《八佰》这种战争片,还要和烟火、武术指导部门沟通,沟通炸点的安排。总之,摄影部门需要和每个部门都要相互协调,所以我说摄影指导有30%的精力时用来沟通的。这也是对于摄影指导的考验,如何用你的专业度让别人信服,如何在谈判里学会特别好的筹码。这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我们才需要有摄影指导和摄影掌机的工作区分。

凡是即兴创作的电影,在正式开拍之前,其实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想好了第一个画面从哪开始。所以在我自己掌机的时候,其实是用两个眼睛来拍,而不是闭上一个眼睛,因为这样就看不到周围环境。只有这样在拍一个人的时候,一只眼睛在感受演员的表演节奏,另外一只眼睛观察周围,从而调控摄影机与演员的表演节奏达成互动。这是一个很感性的过程,很难用语言描绘,像演奏音乐、舞蹈一样。我特别自豪能够在事先严密准备好的框架之下,可以进行做即兴的摄影机的运动与光线的运动,这是一个特别艺术化的东西,让我有艺术家的感觉。

2001年,他拍摄的第二支电信广告获得纽约广告节摄影奖提名。第三支广告是百事可乐。在广告界,品牌的认可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肯定。最火的时候,他一年拍80条广告,经常是出了这个摄影棚,就进那个摄影棚。貌似很充实,但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安,可因为太过忙碌,也没时间思考。“我是当时北京价钱最高的广告摄影师。第一次买了房,生活比较滋润,也胖了好多。当你在一个圈子里混得比较好时,你就把这当全世界了。”

那时的曹郁对可可西里没有任何概念,看了照片,发现那是一个特别恐怖的不毛之地,挣扎了很久。偶然在一本汽车杂志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个人开着越野车在可可西里,那张照片开启了曹郁一直有过的梦想——拍一部1:2.40的宽银幕电影,像西部片一样开阔感觉的电影。

2004年,《可可西里》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提名。曹郁和陆川飞去台湾参加颁奖礼,下飞机后发现行李被错装到了下个航班,只能在机场等候。赶到现场时,已经在颁发剪辑奖,下一个就是摄影奖。工作人员催着他们换了西服赶快到座位上——这是曹郁第一次穿西服,第一次参加电影节,在念摄影奖提名时,他正急着看鞋带是否系上,衣服扣子有没有扣错,“太赶了,恨不得趿拉着鞋往里跑。”忽然,他感觉吊臂上的摄像机开始往他这儿运动,“难道……”

头几天的拍摄,全是拍大片用的摇臂,但影像效果却像缺少情感的商业大片,他决定从摇臂上卸下摄影机,扛在肩上,第一次手持拍摄就找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感觉——特别真实的纪录感。

《南京!南京!》 中,曹郁用彩色胶片拍黑白电影,这在国内是第一例。

2009年11月28日,凭借《南京!南京!》,曹郁第二次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提名。

这一年,金马奖的主题是向摄影师致敬,曹郁第二次获金马奖最佳摄影。

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摄影、第四届亚洲电影大奖、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奖第二名runner up奖……《南京!南京!》把曹郁的事业推向了一个高潮。

从第一次看过《末代皇帝》后,他每年都要看几遍,“前两天才又看了一遍,一个是它有好多好多值得你学的地方,再一个是因为它是我热爱摄影的一个缘起,所以我总要在里面再吸取些营养。”

“他们就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你。我高考的时候是1993年,那会儿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考艺术院校。像我哥,高考的成绩是朝阳区第一名,北京市前几名,他选择去传媒大学(当时叫广播学院)的时候,他们老师都快疯了,因为他的成绩随便进北大清华,他们就觉得你不是浪费吗?”

到电影学院后,曹郁大学4年成绩一直第一,拿奖学金,当学习委员,“因为我特别热爱这件事。”专业上的优秀,并没让曹郁走出中学时留下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