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三思笔记(上海三思led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思笔记,以及上海三思led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读书笔记丨 照亮校园的常识10

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习惯要有正确的价值追求

#学生的习惯,如果在离开学校后就逐渐消失,则不成其为“习惯”,以应试为目的培养出的“习惯”,在考试结束之后就会弱化,消失,偶有遗留,也只会是急功近利之心。学校和家庭为对付考试而诱导、训练出的“习惯”,只能算是一种“应急反应”;“信号”一消失,这种反应能力也就退化、消失。

#如果没有价值观教育,如果没有必需的审美教育,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面对人间万象,他们可能比较漠然,也就不太可能有情感、态度的积极表达。如果学生心存“热爱”,就有可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教育活动。“热爱”并非天赋异禀。一个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心灵中曾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在适当的时节,美好的情感就可能萌生。教育者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去“热爱”,教育的价值会一步一步地体现出来。

悟:也就是说,什么才会是影响终身的好习惯,并不能但从学校里所保持的为衡量。对于我来说,可能保持的较好的,就是不算太赖床,还是能坚持早起的。这一点,在学生时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习惯”了。

在之后的大学学习,还有工作中。有一段时间是放任自流的,不过,后来“幡然醒悟”,一位美女同事说:自律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行。我才“痛改前非”,其实,也不算。只是后来结婚,当了班主任之后,家离学校比较远,不起早床不行!

只是,区别在于,前几年是“被迫”的,现在是主动早起。因为,早上的效率高,思维比较活跃一点吧。也可以挤出一些时间来做一些事情,看看书。

我们的教育,就我的切身体会,确实是缺乏了王老所提及的价值观,审美观,情感的成分的。当然,还有自身的问题,特别是性格原因吧,有时候自我感觉情感反应迟钝。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缺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通识性,人文性的东西,都还没能很好的弥补过来。只能说,还是自救吧,特别是家长朋友们,首先需要自己去主动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知道我们教育问题所在,尽量去“亡羊补牢”吧!

 

#学生能自觉追求真诚美好的事物,内心充实,常能为美好的事物而感动,有博大的襟抱,就会生出与之相配的习惯。有位母亲回忆儿子的成长时说,让她引以为豪的是儿子成年后“无论走到哪儿,都是大家欢迎的人”:团队遇到困难,同事有了苦恼,首先想到的是找他,而他也从这样的信任中感受到友情和温暖,内心总是很愉快。

在青少年时代心里就装着他人,他的心里就有整个世界,他在“付出”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因而能力强,性格开朗,精神明亮,时时刻刻都有幸福感。真正的社会中坚,往往就是这样长成的。

 

悟:非常惭愧的是,作为独生子女的我,可能有很多时候过于去考虑自我意识了,对于“乐于助人”这种好的习惯,更多是被动性的。

总会下意识的觉得,以自我为中心,首先考虑的是,事情对我是有利还无利,甚至是有害的。当别人出现困难的时候,往往也会考虑是不是让自己会比较麻烦。

所以,我的人际交往是一种被动形态,当然就缺乏很多比较亲密一点的朋友关系了。这当然算是我的一种性格“悲剧”了。也是我需要去改进的地方!

#面对学生,我常想,在未来,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劳动者,他们未来要成为父亲母亲,他们有属于个人的生活,他们要生活在我们梦想的美好时代,要面对我们未曾经历过的考验;我们这代教师,要以最好的教育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勇于创造的品质。由于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我们只能依据恒久的常识和真理培育他们的习惯。如果教育者缺乏理想,价值追求功利低俗,受教育者在精神上也就会猥琐不堪。

悟:一切的教育还是最终要回归与自我教育,我们外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内驱力的成长性。

主要是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方式,很多知识和智慧都是完全可以靠他们自己去掌握的!

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好的品行,这些积极的东西促使孩子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力量,成为具有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们主动的去不断的自我成长,超越自我,追寻真善美,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好的东西,也必然会一代代的传承,在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也会懂得哪些东西是对他们的孩子是最为重要的!

*“培养习惯”是教育的任务

#教育要为人的未来着想,笼统地谈“培养好习惯”,而不关注人的命运,人的生存价值,那样的“培养”有可能陷入功利的泥汈。哪些习惯会对人的一生作用,哪些习惯符合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行为特征,“好习惯”如何出现,如何发展,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做事有计划,想清楚再做,总是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上课发言前迅速拟出简要提纲,交流时注意记录不同见解。

生活有规律,按部就班,能从容应对意外事件。

零碎时间不浪费,有统筹意识。

守信用,遵守约定,从不迟到。

记忆力强,不完全靠天赋,善于使用记事本,有随手记录思考碎片的习惯。

东西摆放有规律,使用草稿纸也整整齐齐。

尊重他人,有倾听意识。

说话和写作,有听众和读者意识,能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

遇事做决定之前能三思,尽可能周密地考虑细节,遇见各种可能的突发状态。

遵守公共规则,在有可能发生危险和伤害的地方小心谨慎。

不做可能危害他人的事。

对妨碍他人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对破坏规则的行为不宽容。

….

 

悟:感谢王老所提供的这样 的一些具体的好的习惯的建议!真的是一语惊动梦中人哦。

我们很多人都是基本很少考虑到这些好的为人处世的习惯的,算是金玉良言了!

好的习惯会在一生中,直接决定了你的成长的方向和高度,往往会减少你的外部无谓的损耗,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

时间成本和时间效率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判断,但是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好习惯的人与没有这些习惯的人,会在人生正途中,慢慢的显现出差异出来!

我就是比较遗憾的就是,被滥用了大量的时间去用于玩乐,在自我成长上缺失的太多了,也没有养成王老提到的这些好的习惯。只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吧,“重新做人”,在余生,好好的去践行这些好的习惯了!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如果缺乏有理智的教育,争强好胜,长成后一般会性格急躁,缺乏合作精神。有个高一新生比较张扬,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引得全班侧目,教师也感到麻烦。他没有一节课不弄出动静,或是嘲笑同学,或是不顾教学秩序与教师纠缠。老师们了解到,这个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目中无人的习惯,认为这就是“霸气”。一年后,他在这个班感受到了孤立,才慢慢懂得要守规矩,才知道尊重他人,但是他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类教训,学校有不少。教师要有“未来”意识,不能让学生在学校养成不良习惯并将其带进社会。教师的教学应当与人为善,然而我常看到一些教师不讲规则,姑息学生的坏习惯,或是推卸责任,把学生破坏班级规则和学习纪律说成是社会问题,这样的“教育”,非常庸俗。

悟: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学校教育让人不懂规则和规矩。而往往是家庭教育首先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也是不太容易能让孩子们培养那些好的习惯的。

而缺失了家庭教育滋养的孩子们,往往会逃离家庭,会寻求外部的支持。而,这些边缘的孩子们,往往就会因为学习成绩的问题,在学校被放任自流。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与很多社会闲杂的青年混在一起。

我们中职生这块,就大量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是说完全依靠教师来完成对这样的孩子纠错,是需要付出多么大的精力,而且,往往费力不讨好。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是很难去弥补的。

*教师要有“培”的能力

#“习惯”的培养不一定非得和学科学习挂钩,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贯穿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最终形成“教养”。比如,“深思熟虑”“言行得体”,并非一个学科的教学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能指望所有的教师都有能力贯彻同一标准,但每位教师都应当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悟:这首先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想想看,我们教师自己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是有一定高度的理解?自身过硬吗?

我感觉,很多时候教师能说会道,擅长说教,但是很多时候身教却又是一回事。而且,对很多常识,教师自己都还没弄清楚。

所以,教师的进修,更应该着重于在这里。我们再怎么重视教学,把学生的成绩搞的再好,能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么?现在的问题,教与育是分离的。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在展示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学生在一个优秀的教学群体中,能发现老师的“不同”,他从这些不同中受到“影响”,开始个人的尝试体验,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学生在学,教师在教,教必得法。

培育学生的好习惯,教师要有“培”的能力,也要有反思意识。如“今日事今日毕”固然是好习惯,但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作业负担太重,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在当今很普遍),学生就得付出巨大代价,减少睡眠时间,熬夜,放弃个人爱好。教师教导学生“量力而行”,那为什么不“因材施教”,而是逼迫学生做过量作业,做不完就批评?应当考虑学生的能力。又如,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我们没有必要鼓励“拼命”“拼搏”“敢硬碰硬”,而要启发学生有节奏地工作,智慧地生存。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也就是这个意思。

悟: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死板的去教导那些“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很多时候,面对现实的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光靠一些理论就能完全去解决的。

很多问题复杂是在于,它的不是单一性的,是包含着多元因素在里面的,你得全面去考虑,两权相害取其轻!

真正的智慧型的教师,智慧型的教育模式是需要因时,因地,因环境,因人而异的。往往也许真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且,教育本身就是存在太多的未知性的,多变性的,不可预测性的。

所以,王老写这本书,也仅仅是希望我们教师和家长多做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至于是否能达到预期,有时候,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