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或气温计的结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气温计的结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加热炉烘炉操作

当烘炉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烘炉工作。烘炉燃料可用木柴、煤、焦油,重油或煤气,如果用木柴烘炉时,在炉底适当的位置放置木柴火堆,关闭所有炉门,逐渐提高炉温。若用重油或煤气烘炉,则必须设有特殊设备。如煤气烘时可采用50-60mm的管子,管子一端堵死,在管子上开一排小孔,煤气从小孔喷出后燃烧。不论用哪种燃料和采用哪种方法烘炉,都应力求使炉内各部分的温度得到均匀的分配。否则砌体将会因局部升温过快造成膨胀不均匀而使局部损坏。升温按烘炉曲线进行,当炉温提高到可直接燃烧加热炉所用燃料时,则使用加热炉的燃烧装置继续烘炉,直至达到加热炉的工作温度。

1.烘炉制度

为了在烘烤时排除砌体中的附着水分、耐火材料中的结晶水和完成耐火材料的某些组织转变,增加砌体的强度而不剥落和破坏,制定出烘烤升温速度、加热温度和在各种温度的保温时间,即温度-时间曲线,称为烘炉曲线。当然在烘炉过程中想使炉温控制完全符合于理想的烘炉曲线是很困难的,实际炉温控制总会有波动,但不应偏离烘炉曲线太远,否则可能产生烘炉事故。

制定烘炉曲线必须根据炉子砌体自然干燥情况、炉子大小、炉墙厚度与结构、耐火材料的性质等具体条件来定。

连续式加热炉在热修或凉炉两天之内时,可按照热修烘炉制度烘炉,热修烘炉可直接用上烧嘴烘炉,在炉温低于300℃时,每小时温升不得大于100℃,而低于700℃时不得大于200℃,700℃以上不受限制。凉炉两天以上至五天者,按小修烘炉,长期停炉后按中修或大修烘炉。一般大修炉子需要烘炉约5-6天(大炉子可达10天),中修需烘炉3-4天,小修烘炉1-2天。

2.制定烘炉曲线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列举几种烘炉方案,供参考。

2.1耐火黏土砖砌筑加热炉的烘炉制度

原则是:在150℃时保温一个阶段以排除泥浆中的水分,在350-400℃缓慢升温以使结晶分解,在600-650℃时要保温一段时间,以保持黏土砖的游离SiO2结晶变态,在1100-1200℃时要注意黏土砖的残存收缩。一般加热炉,砌体又不甚潮湿时可简化烘炉曲线,只有一个保温阶段,其余阶段控制升温速度。

2.2耐火混凝土砌筑炉子的烘炉制度

耐火混凝土中含大量的游离水和结晶水,前者在100-150℃的温度下大量排出,后者在300-400℃的温度下析出,一般在150℃和350℃保温,考虑到厚度方向传热的阻力,在600℃再次保温,以利于水分充分排除。

耐火混凝土在烘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裂,烘烤时必须注意:

a常温至350℃阶段,最易引起局部爆裂,要特别注意缓慢升温,如在350℃保温后仍有大量蒸汽冒出,应继续减缓升温速度。

b在通风不良,水汽不易排出的情况下,要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c用木柴烘烤时,直接接触火焰处往往局部温度过高,应加以防护。

d用重油烘烤时,要防止重油喷在砌体表面,以免局部爆裂。

e新浇捣的耐火混凝土,至少要3天后才可进行烘烤。

2.3耐火可塑料捣制炉体的烘炉制度

耐火可塑料捣制炉体的烘炉过程中有140、600、800℃三个保温阶段。耐火可塑料和其他材料相比,含有更多的水分,设置三个保温阶段,主要是为了排出附着水分和结晶水分,同时可塑料炉子的烘烤升温速度要比其他砌体慢得多。

为了在烘炉过程中有利于大量水分排出,在可塑料打结后,要在砌体表面位于锚固砖之间每隔150mm的距离锥成φ4-6mm的孔,孔深为可塑料砌体的2/3。同时,打结时由于模板作用而形成的光滑表面要刮毛。这样在烘炉过程中砌体表面层虽然硬化,但内部水分仍可通过小孔和粗糙的表面顺利排出。如果打结后不进行锥孔和表面刮毛,烘炉过程中首先表面层干燥硬化,而砌体内部尚含有大量水分,当继续烘烤时,内部水分无法逸出,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就将已经硬化的表面鼓开,使耐火可塑料砌体一块块剥落,剥落块的厚度一般为50-100mm,使砌体遭受严重的破坏。

在烘炉前如果发现由于某些原因锥好的孔洞闭合,在补锥之后才可烘炉。

2.4黏土结合耐火浇注浇捣炉体的烘炉制度

黏土结合耐火浇注浇捣炉体在烘炉过程中有150、350、600、800℃四个保温阶段,主要是为了排出炉体中游离水和结晶水。黏土结合耐火浇注料是一种较新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它是由颗粒不大于12mm的矾土熟料为骨料和矾土熟料细粉以及耐火生黏土细粉混合的一种散状材料。在使用时,将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料加入定量的外加剂,用强制搅拌机搅拌,再加定量的水,再搅拌,然后象浇灌混凝土那样浇捣炉体。

配料时必须保证料的配合比准确,加入的水水质必须清洁,水量不能超过规定。在满足正常施工的前提下,浇注料的用水量和促凝剂量要尽量少加,以保证浇注料的质量,延长炉体使用寿命。浇捣完成后至拆模前要有一段养护时间,养护时间长短视季节和气温而定,当常温耐压强度达到0.98MPa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后到烘炉前应该有一段自然干燥期,尤其在深秋和冬季施工,充分干燥是相当必要的。在烘炉过程中烘烤温度必须均匀,严禁局部温度过高和升温过快,必须使整个炉体温度均衡地沿烘炉曲线上升,以免产生炉体破裂剥落。

用耐火可塑料或黏土结合浇注料炉体预制块,按炉体各部位尺寸设计预制块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事先由耐火材料厂捣打预制块并进行烘烤。这样现场吊装砌筑方便,可以缩短筑炉时间;由于预制块经过了烘烤,烘炉时间可以缩短。用预制块砌筑,在炉体损坏、局部更换和拆炉时比浇捣的炉体容易,但预制块炉体的气密性和整体性没有浇捣炉体的好。

专访_周天军:碳排放空间将在几十年内耗尽

今夏,热浪无疑成了全球一道考题。

7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根据初步数据,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刷新纪录,达到17.24℃。北半球多个国家被高温炙烤,干旱、洪涝及电力短缺随之而来。

在我国,高温同样袭来。自6月下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遭受多轮高温天气,北方多地气温超40℃。

“高烧”模式,也将全球变暖推至台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天军在接受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专访时表示,近期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都偏热。而根据相关报告,自1970年以来,全球表面温度的上升速度超过了至少过去2000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周天军看来,当全球增温2℃时,相对于增温1.5℃,将受到更多区域性的气候影响,包括洪水增多、平均降水减少而火灾频发。着眼未来,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就必须减少排放。“剩余排放空间会在几十年内耗尽,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天军。

气温频破纪录,全球高温天气显著增加

零碳研究院:近年来,夏天高温天气备受关注,到底是高温天气变多了,还是人们的反应更敏感了,或者说人们的认知更深刻了?

周天军:针对今年高温,迄今为止,华北地区的人们感受更为深刻一些。在华北地区,夏季气候通常呈现“先干热、后闷热”的特点,即在6月至7月初为“干热型”高温,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7月后期,随着夏季风推进、雨季来临,大气湿度增加,出现“湿热型”高温。

前段时间华北的高温,属于雨季到达前的“干热型”高温。自6月下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遭受高温天气影响,北方多地气温超40℃。根据中国气象局观测数据,6月21日-27日华北地区共有80个国家站达到极端高温阈值(临界值),北京汤河口(41.8℃)、天津大港(41.8℃)等23个国家站突破历史极值,120个国家站超过40℃。6月22日-2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有2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在北京,截至6月24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3天气温达到40℃,这也是该站点自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连续三天气温突破40℃,6月22日观测到了41.1℃的高温。根据统计,自1951年以来,北京温度高于40℃的天数有11天,其中5天出现在7月7日之前的两周。

因此,观测数据显示高温天气的确是多了,不单纯是因为人们的反应更敏感了。

零碳研究院:以前谈气候异常,一般习惯性认为这是“局地”,还无法影响全球。这种认识是不是需要更新了?

周天军:高温天气增加,不单纯是局地或者区域的气候现象。世界气象组织(WMO)宣布刚过去的6月份,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表现在数据上,6月份的全球温度较之1991年-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0.5℃,这打破了2019年6月的记录。高温的分布不均匀,6月份高温主要位于欧洲西北部、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亚洲和澳大利亚东部的部分地区。也有部分地区温度低于多年平均情况,例如澳大利亚西部、美国西部和俄罗斯西部地区等。

进入7月,WMO宣布7月第一周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7月7日全球平均温度为17.24℃,这比此前强厄尔尼诺年——2016年8月16日创下的16.94℃记录高出了0.3℃。根据报道,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气温连续3天出现历史高位,7月3日-5日的温度都达到17.18℃,被称为“全球最热”。因此,近期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确都偏热。

从长期气候变化的角度看,观测数据显示,在全球诸多地区,高温天气在显著增加。2021年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以下简称IPCC AR6)。报告表明,过去十年全球气温比1850-1900年平均高出约1.1℃;最近40年的每个10年,都相继比1850年以来任何一个10年要暖;自1970年以来,全球表面温度的上升速度超过了至少过去2000年,甚至更长时间。

全球增温2℃,更易发生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

零碳研究院:当前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有着怎样的关系?

周天军:IPCC AR6指出,人类活动的确正在引起气候变化。包括热浪、强降水和干旱在内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频繁和更严重。1950年代以来,极端高温事件(包括热浪)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若无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过去十年间的一些极端高温事件是极不可能发生的。

该报告总结了科学界当前关于极端温度变化的检测和归因研究结果,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热浪都在显著增加,并且从中能够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具有高信度。换言之,观测到的热浪的显著增加趋势,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的一个结果。

零碳研究院: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持续多年,为什么《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1.5℃-2℃的控温目标,实现不了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周天军:首先,本世纪1.5℃-2℃的控温目标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国通过《巴黎协定》达成的政治目标。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除非进行立即、快速和大规模的温室气体减排,否则达不到限制增暖不超过1.5℃的目标。若进行快速的温室气体减排并在2050年达到CO2 (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球升温低于2℃是极可能的,使升温低于1.6℃并在本世纪末降低到1.5℃以下也较为可能。

IPCC AR6明确指出,每一个升温幅度都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全球增温1.5℃,大多数区域在增温2℃时会面临更大的气候挑战。全球气温每升高0.5℃都会给部分区域带来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事件频率增多、强度增大的风险。当全球增温2℃时,极端高温更容易超过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临界阈值。

当全球增温2℃时,相对于增温1.5℃,将受到更多区域性的气候影响,包括热带风暴和热带外气旋增强、洪水增多、平均降水减少而火灾频发。此外,在2℃增温背景下,也更容易发生包括热浪、干旱等在内的极端气候事件。

碳排放空间几十年内将耗尽,实现双碳需三端发力

零碳研究院:人类活动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那么降碳与控制全球变暖有怎样的内部关联?

周天军:工业化以来,温室气体的增加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其中的物理学证据已经毋庸置疑。降碳的目的,就是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根据统计,2010-2019年的年均化石燃料CO2排放量为9.6 ± 0.5 GtC(吉吨碳,等于10亿吨碳),相当于大约352 ±18.3亿吨CO2(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6%。这些人为排放的CO2量,就2010年-2019年平均而言,最终约有46%存留在大气中,23%被海洋吸收,31%被陆地吸收。因此,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就必须减少排放。

IPCC AR6估计,从1850年到2019年人类活动已经释放了2390 Gt CO2,我们还可再排放400-500 Gt CO2,这样仍有机会限制升温1.5℃,或者再排放1150-1350 Gt使升温限制到2℃。在当前每年排放约40 Gt CO2的速率下,并考虑陆地和海洋对 CO2的吸收后,剩余排放空间会在几十年内耗尽,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零碳研究院: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需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最主要的抓手是什么?

周天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涉及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以及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等方方面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组织专家进行过战略研究,指出在完成战略路径选择之后,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政策管理体系、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协同、能源结构转型及科学数据基础。围绕科学数据基础,实现双碳目标也面临着诸多紧迫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物理学、碳循环理论、地球系统模式和预测等。

中国科学院学部围绕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组织开展过研究,指出实现双碳目标要构建一个“三端共同发力体系”:在电力/热力供应端,要从“以煤为主”发展为“以风、光、水、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非碳能源为主;在能源消费端,建材、钢铁、化工、有色等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用能以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交通用能、建筑用能以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油、气;在固碳端,把“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用各种人为措施将其固定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生态建设,此外还有碳捕集之后的工业化利用,以及封存到地层和深海中。

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大多经过了约40年-70年过渡期,我们这一过程只有30年时间,这是雄心勃勃但又难度很大的战略目标。

因此,首先公众要有节约能源的意识,同时积极践行,做到低碳出行从我做起。此外,还有一个全民素质的提高问题,积极参与科学普及、科技推广等工作。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