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蕉下是正品店吗(天猫教育)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夏日来临,防晒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必修课,也成了一部生意经。

南平市延平区捷鸽堡百货商行

 

【结语】

蕉下天猫官网数据显示,销量最高的冰丝防晒衫售价为299元,比鸿星尔克一件相似129元防晒衫高出近200元;比森马类似防晒衫高出200多元。

0

 

今年开学季,中高考、法考、公考、英语学习等多个领域名师相继登陆天猫直播。公务员考试在线培训机构“粉笔公考”凭借旗下名师张小龙的一场直播,店铺访问量增加4万,店铺粉丝增加8000多人,这在以获客难著称的教培行业相当罕见。

总结:和众多新消费品牌的打法类似,靠大量营销投放,chillmore仅创牌两年就迅速破圈。但打铁仍需自身硬,如何在后续的发展中稳定、持续获客,是流量的热闹背后品牌需要冷静思考的。近年来,洗护产品里体验感与仪式感的细微需求被各大品牌敏锐捕捉,以香氛为卖点的洗护产品也不只此一家,提升品控与打造差异化竞争或才是chillmore长久生存之道。

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希望网红品牌在做产品时,也能想明白对于新消费品牌而言,该花钱的“刀刃”应该是产品的质量与功能本身,而非花哨的营销和无尽的噱头。

0

自2020年6月起,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天猫教育展开校企合作,围绕学徒制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维度,推出“新零售•新技术岗位实训”“数字商务产教融合基地·电商运营学徒制培养”等项目,帮助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用人要求。

从2017年起,蕉下将产品类别从防晒伞扩展至袖套、帽子、防晒服、口罩等产品。目前,服装已经取代伞具成为蕉下业绩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0

武汉乐上佳日用品有限公司

 

周冬雨代言的这款也同样具有散热差、闷热的缺点,此外帽子部分的颈深不够,衣服拉链拉到顶之后,口鼻部位感到紧绷。“就散热感受来说,我感觉是不太值。” Lavie说道。

4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猫上已有新东方、好未来、VIPKID等数万家机构,集合超300万门课程。

36氪:教育业务在天猫野蛮生长了十几年,今年格外重视的主因是疫情吗?

4月8日,蕉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联合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

作为防晒领域的新消费品牌,蕉下的招股书披露出了新消费的很多秘密。比如说,暴利、高售价是很多人对蕉下的第一印象,但是蕉下的净利润竟然少的可怜。

一、暴利生意,钱都赚给了谁?

蕉下2013年推出的小黑伞是其最早的防晒产品,因为价格贵而被消费者称作是“晒伞界的爱马仕”,排名第一的花花伞售价229元是排名第三的天堂伞售价的四倍之多。

与此同时,高昂的售价让蕉下被扣上了智商税的帽子,相比于老品牌天堂伞30-40元的价格,蕉下动辄200-300元的价格,妥妥的暴利生意。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伞具的毛利润就有59.5%,帽子这一品类2021年的毛利润更是高达67.3%。

高售价加持下,蕉下总营收从2019年的3.85亿元,同比增长106.38%到2020年的7.94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203.15%至24.07亿元。

防晒切准了女性消费者的痛点,蕉下的营收也连年增长。灼识咨询显示,以2021年总零售额及线上零售额计,蕉下成为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分别拥有5.0%及12.9%的市场份额,其中防晒服饰的线上零售额超过第二大品牌的5倍。另外,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蕉下天猫旗舰店的复购率分别为18.2%、32.9%及46.5%。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蕉下的毛利分别为1.92亿元、4.56亿元及14.22亿元,同期的总毛利率分别为50.0%、57.4%及59.1%。

招股书中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蕉下的经调整年内利润分别为0.197亿元、0.394亿元和1.357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5.11%、4.96%和5.64%。

营销费用是蕉下净利润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招股书数据显示,随着收入增加,蕉下的分销及销售开支也水涨船高,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蕉下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25亿元、3.23亿元和11.0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2.39%、40.69%和45.86%,2020年和2021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9%、242%,远高于营收增长。

其中销售开支的大头花在了广告和电商平台服务费。2021年广告开支和电商平台服务费分别为5.86亿元和2.27亿元。广告费用占总收入的24.4%,这意味着蕉下将全年总收入的1/4都投入了广告中,伞具2021年的总收入都不能完全覆盖广告支出。

线上起家的蕉下,依然严重依赖线上销售渠道,其中线上店铺收入和电商平台收入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占总收入的80.3%、77.8%和80.9%。

蕉下将收入按照销售渠道分为自营渠道收入(线上店铺、电商平台、零售门店及其他)和分销商收入。自营渠道收入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3.17亿元、6.50亿元和20.12亿元,占总收入的82.4%、81.2%和83.6%。

分销商数量虽然在增加,但对总收入的贡献不大。2019年、2020年及2021年通过分销商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7.6%、18.2%及16.4%。

蕉下在女性防晒道路上依然高歌猛进。凭借“小黑伞”爆款产品成功出圈,2019年仅伞具收入达3.35亿元,占据总营收的86.9%。

2021年服饰这一细分品类更是收入7.11亿元,占据总收入的29.5%,帽子和其他配饰仅单一品类收入分别为4.50亿元和6.12亿元。

二、新消费却走了老路

据新京报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份李佳琦直播间就曾13次亮相蕉下相关产品,此外一大批诸如罗永浩在内的头部主播都为其带货,双十一、618等大促活动蕉下更是常客。

不止是蕉下,这是新消费普遍的“病”。“大牌平替”的完美日记(逸仙电商)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逸仙电商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2.51亿元、34.12亿元、40.06亿元。4年间,该公司营销费用所占年度营收的比重从2018年的41.27%不断上涨至68.59%。2021年非但没有盈利,还有着15.47亿元的巨额亏损。

虽然招股书上表示,“我们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独特的跨行业技术视角,使得我们更易提出创新的产品开发思路”。实际上,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蕉下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985万元、3589万元及7164百万元,分别仅占总营收的5.16%、4.52%和2.98%。

三、线下难指望

虽然门店数量在增加,但收入占比却不断下降。蕉下在零售门店及其他收入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仅为3120万元、3177万元和6579万元,总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由2019年8.1%跌至2021年的2.7%。

反过来,线下的企业发力线上则相比顺利。先重金布局线下市场的新消费品牌在消费降温的情况下,近两年纷纷开始深度开发线上流量并略有成效,例如名创优品2022财年Q2,电商和O2O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近11%,约等于名创500家门店的效益。

线上转线下,一般来说是由于线上费用过高、ROI过低,同时,线上渠道其实很单一,头部主播多轮投放后,品牌曝光基本已经触达核心消费者,这个时候再重复投放对于低频的防晒品类,回报率只会更低。

2021年开始,众多新消费品牌开始转向线下,线上发力后转战线下的不如意。以可作为对标的完美日记来看,上市后市场信心不断下降,股价从最高的25.5美元跌到当前的仅0.7美元每股。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