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天猫“出售”毕业生 为就业摇旗值得点赞_云南网

  7月2日,一条“高校开网店‘贩卖’毕业生”的新闻吸引了众多网友注意,乍一看让人以为是高校当起了“人贩子”公开“卖人”,仔细阅读才发现,原来是昆明学院开起了天猫人才店,企业可支付1000元诚意金“拍下”上架毕业生,学校审核企业资质后,企业和毕业生可约见面试,最终由双方自主选择。

  尽管大学生早已走下“高知”神坛,工作难找起薪低成普遍印象,最难就业季年年上演,但这种把毕业生“商品化”的自荐方式仍让不少人觉得难以接受。“我是爪子君”说:“给人感觉很不好”。网友“沈下僚”评论:毕业生是人,不是商品。人应要有人格,。“Sigridfree”则表示不赞成这种方式,并直指人不能像物一样挂牌交易,否则何以为人。

  然而,事实上,昆明学院开人才店与其说是把人当商品交易,不如说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求职渠道。诚意金在交易后将被退还,主要用来检验企业是否真的有招聘意愿,店铺并不“卖人”盈利。学校统一为毕业生拍照、拍摄视频、设计个人页,展示其个人能力、求职意向等信息,在网店上,企业也能相对直观和全面地了解到毕业生特点。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的迅猛扩张,仅靠财政拨款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发展,逐渐市场化的高校需要靠赚取学费来日常运转。因此,不少高校在招生宣传时使尽混身解数,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但为学生就业摇旗呐喊的却不多见,反而是高校就业率“注水”成公开秘密,甚至出现“不签就业协议,就不给毕业证”的做法,让毕业生和家长。一方面,各高校的就业率指标高奏凯歌,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却难觅雇主,还要为了毕业证不得不找个“小店”随意“签约”。在这种背景下,云南高校联合天猫开人才店的方式,反让人眼前一亮:至少学校是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就业想办法,而不是在怎么造假上下功夫。

  不可否认,把人当“宝贝”“出售”的方式会让一些人感觉不适,但解释清楚后,一般人都能理解并接受,最重要的是,上架的学生欢迎这种形式,希望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得到更多机会。而昆明学院这种新的尝试也的确成功吸引到了眼球,社交网络的转发、评论量及各大的报道都说明了这一点。笔者也发现,上架的毕业生已经有部分被5位买家选中“拍下”,库存数变为0,这说明该毕业生可能已经吸引到了用人单位的注意,而在传统的人才市场及网上招聘平台中,这些毕业生难免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突出。

  当然,不反对这种方式的人,也担心其效果究竟如何。网友“自苦”感觉人才店形式大于实际效果,也有人质疑看脸的时间,光凭天猫一张照片是否能真正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在引起关注后,昆明学院下一步要做的,是更多“主动出击”与“买家”联系,做好“售后”服务,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需求,在以后的人才培养中更多地与社会接轨,持续提升人才店“销量”及“评分”。出口旺,入口才能畅,说不定在未来,好的高校人才店会成为各企业HR定点浏览的网站,而高考考生选学校时首先也要到该校的人才天猫店上逛逛,再决定是否报考该校,人才网店促进学校真正关注学生就业,社会能了解到学校就业的真实情况,或者会成为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途径。(云南网评论 文/看看)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