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景德镇陶瓷鱼缸价格(鱼缸价格)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景德镇陶瓷鱼缸价格,以及鱼缸价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鱼跃龙门庆活泼 _ 瓷缸养金鱼的乐趣

湘竹帘疏似水虚,欲秋天气晚凉余。

小斋活计如相问,三尺垂杨二寸鱼。

—–杨柳游鲦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金鱼文化无疑是这条宽博深邃的大河之中一朵精致美丽的浪花。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养殖观赏鱼。金鱼源自中国,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这个美丽的精灵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观赏鱼养殖的兴起

早期的养殖方式是垒山凿池,在庭院池塘中放养。唐代的养鱼之风已颇有规模,皮日休《褚家林亭》诗集中就有咏”太湖鱼鸟砌池中”之句。岑文本用”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妙句来描述当时鱼池中鱼儿嬉戏腾越的生动情景。

鱼在唐代已成为园林住宅中不可或缺的观赏动物。丝绸之路在为大唐帝国输出文化和泱泱大国丰茂商品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从西域传入各类带有异土风情的物品。玻璃器皿就是众多中的一项。其中的”琉璃瓶”专门用来养鱼。锦鳞斑驳、形态各异的鱼儿和晶莹剔透、光芒四射的瓶子相得益彰,妙趣横生,引得许多诗人加以热情讴诵。

到了宋代,观赏鱼品种增多,颜色十分丰富。普通的鱼可以变色为金鲫、金鲤等一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金鱼”;还有玳瑁鱼,”雪质而黑掌”,色如漆,文采非常美丽。鱼色的艳丽,立即走俏于天下,风靡全国。许多诗句反映了社会上迷恋金鱼的趋向,如”借宅先寻笼鹤地,买盆权作养鱼池”,”买得黄金鲫,投将白玉池”。

明代对于观赏鱼的热衷喜爱,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品种屡屡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人们经常从鱼的眼睛来给鱼定名,如”玛瑙眼、琥珀眼、金管、银管”等;或以颜色来定名,如”印头红、连鳃红、锦被、金鞍”等。

此外,还根据鱼的体态眼尾式样,定出了各种优良品种,著名的有’堆金砌玉”、”落花流水”、”莲台八瓣”、”隔断红尘”、”玉带围”、”梅花片”、”波浪纹”、”七星纹”等。

清代人延续了明代的养鱼习惯,尤其是从中后期开始,天下太平,物富民殷,八旗子弟不习武备,纨绔成风,因而养鱼之举,备受青睐。

各式瓷鱼缸的流行

用于养鱼的瓷器有缸盆两种。宫廷常用龙缸,鼓形、深腹,因上饰龙形图案专供官廷使用而得名。民间鱼缸、盆图案的使用受到限制,虽然没有宫廷那么富贵规矩,但花虫草鱼,山水人物皆入纹样倒也生动灵秀,意趣盎然,成为一道亮丽的色彩。

由于用来养鱼,与水有关的图案纹饰比较多见,如海水云龙水禽莲池鸳鸯河塘等。缸的体型大而深,有的甚至可以溺毙孩童,北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反映了这一情况。盆的体型有方形、圆形、多方形等,腹较浅,所弄之鱼小,数量也少。

元代用于养鱼的瓷器典型代表有磁州窑生产的白地黑花大盆,1972年,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发现一件鱼纹盆,盆内壁绘鱼藻纹,鱼游于水草间,形象生动逼真。器中储满水后,更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到了明代,政府在景德镇开设专烧宫廷用器的御窑厂,其中就有单烧鱼缸的窑作,《景德镇陶录》说,明代洪武三十五年在景德镇御窑厂”为窑式六,日青窑、曰龙缸窑、曰风火窑、曰色窑、曰槛蟥窑、曰匣窑”。到万历时,明代已有十三位帝王热衷此道,窑火不息。

嘉靖后期瓷器烧造不惜重金。王世懋在《窥天外乘》中记述:”嘉靖间,回青虽盛,鲜红土用绝,烧法不如前,而上忽命烧大缸,围至五、六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 ,坐是为虚费甚钜,而人莫敢言。”

这一时期大型器物日渐增多,大盘、大葫芦瓶、大鱼缸等则成为盛极一时的时尚产品。目前看到的嘉靖时期的鱼缸,以青花较多。较为典型的有官窑青花龙纹鱼缸和荷莲鱼藻纹鱼缸。这两件鱼缸胎质洁白而细腻,胎体紧密,烧结坚硬。器型硕大,胎体特别厚重。

青花原料使用西域进口的回青料,色度高而纯净,色相浓翠艳丽中略带紫红色,是嘉靖朝青花色泽的一个典型标志。瓷绘风格多采用一种洗练的笔法和飞动流畅的线条,有别于明初的一笔点画 ,也异于中期精描细绘的装饰特色,形成了嘉靖瓷绘风貌。

“二龙戏珠”鱼缸,器身主体纹饰为两条五爪行龙,一条回首顾盼,一条尾随于后,头尾相间处饰一火珠纹。荷莲鱼藻纹鱼缸,主体纹饰为一莲塘景色,两对游鱼穿跃在四组水草荷莲之间,菱茭、睡莲及浮萍点缀其间。瓷绘风格采用写实手法,鱼的神态准确生动,栩栩如生,几乎把鱼体柔滑的质感及迅疾穿跃的速度都表现出来了。

据《国朝御窑厂恭记》记载:”国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面径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地厚五寸,高二尺五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瑛等督造,未成。”

清代建国之初,最早下令烧造的就是龙缸,并且派有督陶官监烧。由于龙缸器型大,烧造难度高,烧造不成功也为常事。综观清代,留下来的大龙缸数量也为数不少,品种丰富,以青花、粉彩为主,间以单色釉等。

晚清民国,养鱼已成为市井人家非常普遍的休闲活动,寻常百姓家的天井窗沿,随意放置一个鱼缸, 只见缸中红红绿绿,三三两两,摇头甩尾,或沉或露,带来无穷乐趣。

如今,各色瓷鱼缸、鱼盆外,一些作坊引进西洋技术,制作料器鱼缸,数量很大,进一步促进了民间养鱼风气。不过相较之下,人们更多还是偏爱于瓷器鱼缸,因为瓷缸有着不可替代的韵味。闲下来时,把心静下,看看缸里畅游的鱼儿,是不是感觉一切烦恼都消散了呢?让我们一起用瓷鱼缸养鱼吧!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瓷都复兴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在创作粉墨彩《曲阜三孔》双千件瓷缸。

天猫网景德镇宁封窑国际陶艺村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游客市民正在参观“陶瓷之路——走向世界的景德镇外销瓷”展览。

景德镇邑山陶瓷智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成品进行抽检作业。该企业的全程自动机械化可以让每一件瓷器实现标准化生产。

国家级技能大师、景德镇三宝占绍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占绍林多年来致力于陶瓷技艺的传承,目前已带学生近5000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邓希平(中),创新了40多种颜色釉,恢复出可传承的传统颜色釉瓷器品种达1000多个。

位于景德镇高新区的江西奥福精细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调试蜂窝陶瓷载体制造设备。

景德镇市昌江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拉坯师傅在整理晾晒陶坯。景德镇传统制瓷行业的拉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传承。

景德镇市昌南新区的名坊园·景德镇记忆景区,《china》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瓷”说意、说韵、说人、说国,吸引众多游客市民前来观赏。

外国游客在景德镇市昌江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游览。该景区是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窑火千年,长盛不息;陶瓷文化,历久弥新。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牢记嘱托,景德镇朝着建设“两地一中心”即“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行。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续写新篇章。颁布实施《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让陶瓷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实施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及御窑厂遗址保护设施建设;古窑遗址等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工业遗产数量全国第三,地级市第一。

陶瓷文旅融合发展勾勒新画卷。推出“十五景”“三宴”和“三剧”,充分展示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成果;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夜珠山”消费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

陶瓷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新跨越。与全世界72个国家18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匠心冶陶——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等被列为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景德镇用陶瓷名片讲述中国故事》案例入选全国“2021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聚焦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节能环保、军工的“2+4”重点应用领域,打造先进陶瓷产业集群。一个以先进陶瓷为主攻方向,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等为特色优势的大陶瓷产业格局已蔚然成型。 (经济日报记者 高兴贵 赖永峰 刘 兴摄影报道)